消失的虐兒紀錄 父親剃光13歲女兒頭髮當仇人
發布時間: 2018/05/08 16:52
最後更新: 2018/05/09 16:11
5歲女童臨臨被虐致死,令市民關注本港的虐兒問題。香港電台報道,香港大學2013年向政府中央政策組提交的一份本港虐兒問題研究報告掲露,自2001年起10年期間,醫管局前線醫護人員,識別了逾7500名受虐兒童,但當中多達6成個案並無在社署的資料庫出現。港台訪問了曾向女兒施虐的陳先生的經歷。
自幼在父母體罰中長大的陳先生坦言,自己以同樣方式管教其13歲的女兒:
有樣學樣咪整番條籐條返嚟,有陣時隨手無嘅咪『兜巴星』落去。佢唔死都冇用,好似當佢係仇人咁。
他曾在女兒就讀小六時,剃光她的頭髮,以打擊她的自信:
唔痛打嚟做咩?打嘅原意就係想你有皮肉痛楚,我做嘅嘢係啱,我係唔可以後悔,我唔係想打你而打你,我係為你好。
學校其後因發現陳的女兒臉上有籐條痕,報警處理。陳先生形容:
假設個次避開咗,無人知道,我肯定仲會變本加厲,後期可能會用刀仔拮兩嘢。
更多本港虐兒問題,請看:遭父打爆咀老師視而不見 受虐女童:有人出聲不用承受更多傷痕
香港電台透過《公開資料守則》向政府取得有關報告,並引述當年有份參與研究 ﹑現為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的陳高凌指出,醫管局醫護雖然識別有7548名兒童被虐,但轉交社署後,4524名沒有列入社署資料庫內。他說,醫生會根據兒童傷勢及家人的說法,判斷兒童是否受虐,但醫管局及社署的個案數字差距過大,認為事件並不尋常。
報道更指,當年的報告曾建議醫管局及社署互通虐兒個案資料庫,加強個案管理及監察,惟措施至今仍未落實。而報告早於2013年已完成,但中策組以內部參考為由,一度拒絕公開報告,港台透過《公開資料守則》,才取得有關報告。
事實上,根據社署指引,醫護人員懷疑兒童受虐,會通知每間醫院的虐兒個案統籌醫生,再轉介至社署,且按個案嚴重性決定報警與否。社工﹑醫護﹑警方﹑學校等會召開多專業個案會議討論,決定是否確立為虐兒個案。
陳高凌憂慮有個案在第一步轉介已經流失,或轉介後卻沒有召開多專業個案會議。
研究報告亦發現,被虐兒童企圖自殺機率較普通兒童高97倍,而66%施虐者本身是受害者,他們童年時曾受虐,顯示虐兒問題可能跨代重複發生。
究竟報告提及沒有在社署的資料庫出現的6成懷疑虐兒個案,何去何從?社署回覆港台時表示,由於部分懷疑虐兒個案可能未被「多專業個案會議」確立為被虐待或有被虐的潛在危機,加上約有2000個案因該受虐者,在有關研究進行時已屆18歲,資料已被銷毁。
【更多親子報道】
【延伸閱讀】走過沒有擦膠的特訓 完美主義媽媽不准寫錯字兒子抑鬱停學